要做好這些事情,,首先要對自己有深刻的認識,清楚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知道自己是怎樣學習新知識和與別人共事的,,并且還明白自己的價值觀是什么、自己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最大貢獻,。因為只有當所有工作都從自己的長處著眼,,你才能真正做到卓爾不群。
我的長處是什么
比起知道自己不擅長什么,,多數(shù)人都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以前的人沒有什么必要去了解自己的長處,因為一個人的出身就決定了他一生的地位和職業(yè),。但是,,現(xiàn)在人們有了選擇。我們需要知己所長,,才能知己所屬,。
要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唯一途徑就是回饋分析法,。每當做出重要決定或采取重要行動時,,都可以事先記錄下自己對結果的預期。9到 12個月后,,再將實際結果與自己的預期比較,。持之以恒地運用這個簡單的方法,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可能兩三年),,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同時也能發(fā)現(xiàn),哪些事情讓你的長處無法發(fā)揮出來,,哪些方面自己則完全不擅長,。
根據回饋分析的啟示,需要在幾方面采取行動,。
首先,,專注于你的長處。把自己放到那些能發(fā)揮長處的地方,。
其次,,加強你的長處,。改善自己的技能或學習新技能,。
第三,發(fā)現(xiàn)任何由于恃才傲物而造成的偏見和無知,并且加以克服,。
第四,,糾正你的不良習慣。
我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令人驚訝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平時是怎樣把事情給做成的,。同一個人的長處一樣,一個人的工作方式也是獨一無二的,。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你是讀者型(習慣閱讀信息)還是聽者型(習慣聽取信息)的人。絕大多數(shù)人都沒意識到這種分別,,對自己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擔任歐洲盟軍最高統(tǒng)帥時,一直是新聞媒體的寵兒,。不管記者提出什么問題,,他都能對答如流。十年后,,他當上了總統(tǒng),,但當年對他十分崇拜的同一批記者卻公開瞧不起他。他們抱怨說,,他從不正面回答問題,,而是喋喋不休地胡侃著其他事情。
艾森豪威爾顯然不知道自己屬于讀者型,,而不是聽者型,。當他擔任歐洲盟軍最高統(tǒng)帥時,他的助手會確保媒體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在記者招待會開始前半小時以書面形式提交,。這樣,,他就完全掌握了記者提出的問題。而當他就任總統(tǒng)時,,他甚至連記者們在問些什么都沒聽清過,。
幾年后,林登·約翰遜把自己的總統(tǒng)職位也給搞砸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是聽者型的人,。他的前任約翰·肯尼迪是個讀者型的人,搜羅了一些出色的筆桿子當其助手,。約翰遜上任后留下了這些人,,可是他根本看不懂這些筆桿子寫的東西。
沒有幾個聽者型的人可以通過努力變成合格的讀者型——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努力,,反之亦然,。因此,,試圖從聽者型轉為讀者型的人會遭受林登·約翰遜的命運,而試圖從讀者型轉為聽者型的人會遭受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的命運,。他們都不可能發(fā)揮才干或取得成就,。
我如何學習
所有的學校都遵循這樣的辦學思路:只有一種正確的學習方式,而且人人都得遵從,。但是,,對學習方式跟別人不大一樣的學生來說,被迫按學校教的方式來學習就是地獄,。實際上,,學習大概有六七種不同的方式。
有人靠寫來學習,,有人在實干中學習,,還有些人以詳盡的筆記來學習。例如,,貝多芬留下了許多隨筆小抄,,然而他作曲時從來不看。當被問及他為什么還要用筆記下來時,,他回答道:“如果我不馬上寫下來的話,,我很快就會忘得一干二凈。如果我把它們寫到小本子上,,我就永遠不會忘記了,,也用不著再看一眼。”
在所有最重要的自我認識當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是怎樣學習的,。當被問到:“你怎么學習?”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答案,。但是當問到:“你根據這個認識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嗎,?”沒有幾個人回答“是”。
我們必須明確對自己的認知:我是在壓力下表現(xiàn)出色,,還是適應一種按部就班,、可預測的工作環(huán)境?我是更適合當決策者,,還是作為顧問,?
一些人作為團隊成員工作最出色。另一些人單獨工作最出色,。一些人當教練和導師特別有天賦,,另一些人卻沒能力做導師。明確自我,,才能更好地與人合作,,同時在學習中明確方向,。
不管怎么樣,不要試圖改變自我,,因為這樣不大可能成功。但是,,應該努力改進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
我的價值觀是什么
要進行自我管理,最后不得不問的問題是:我的價值觀是什么,?
我們所遵從的**道德要求我們問自己:我每天早晨在鏡子里想看到一個什么樣的人,?在一個組織或一種情形下合乎道德的行為,在另一個組織或另一種情形下是否也是合乎道德的,?如果一個組織的價值體系不為自己所接受或者與自己的價值觀不相容,,人們就會倍感沮喪,工作效率低下,。
一個人的工作方式和他的長處很少發(fā)生沖突,。但是,一個人的價值觀有時會與他的長處發(fā)生沖突,。一個人做得好甚至可以說是相當好,、相當成功的事情,可能與其價值體系不吻合,。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人所做的工作似乎并不值得貢獻畢生的精力,甚至沒必要貢獻太多的精力,。
我屬于何處
少數(shù)人很早就知道他們屬于何處,。但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至少要過了二十五六歲才知道這點,。只有知道自己的長處,、工作方式、價值觀是什么,,才能夠決定自己該向何處投入精力,,或者能夠決定自己不屬于何處。
已經知道自己在大公司里干不好的人,,應該學會拒絕在一個大公司中任職,。已經知道自己不適合擔任決策者的人,應該學會拒絕做決策工作,。
知道上述這些問題的答案,,也使得一個人能夠坦然接受一個機會、一個邀請或一項任務,。“是的,,我將做這件事,。但是,我將按照我自己的特點,,采取這樣的方式來做這件事,,進行這樣的組織安排,這樣來處理當中所牽涉的關系,。這是我在這個時間范圍內應該會取得的成果,,因為這就是我。”
成功的事業(yè)不是預先規(guī)劃的,,而是在人們知道了自己的長處,、工作方式和價值觀后,把握機遇水到渠成的,。知道自己屬于何處,,可使一個勤奮、有能力但原本表現(xiàn)平平的普通人,,變成出類拔萃的工作者,。
對人際關系負責
除了少數(shù)偉大的藝術家、科學家和運動員,,很少有人是靠自己單*匹馬而取得成果的,。不管是組織成員還是個體職業(yè)者,大多數(shù)人都要與別人進行合作,,并且是有效的合作,。
首先是要接受別人是和你一樣的個體這個事實。他們會執(zhí)意展現(xiàn)自己作為人的個性,。因此,,要想卓有成效,你就必須知道共事者的特征,。這個道理聽起來讓人很容易明白,,但是沒有幾個人真正會去注意。
一個習慣于寫報告的人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因為他的老板是一個讀者型的人,,即使下一個老板是個聽者型,他也會繼續(xù)寫著那些報告,。這位老板因此認為這個員工愚蠢,、無能、懶惰,。但如果這個員工事先研究過新老板的情況,,并分析過這位老板的工作方式,這種情況本來可以避免,。
這就是“管理”上司的秘訣,。每個人都有權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工作,。提高效率的第一個秘訣是了解跟你合作的人,以利用他們的長處,、工作方式和價值觀,。
人際關系責任的第二部分內容是溝通責任。大部分沖突都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別人在做什么,,他們又是采取怎樣的工作方式,,專注于做出什么樣的貢獻以及期望得到怎樣的結果。而不了解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去問,。
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不一定要彼此喜歡對方,,但一定要彼此了解,。
自我管理中面臨的挑戰(zhàn)看上去比較明顯,其答案也不言自明,。但是,,自我管理需要個人做出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情。歷史上每一個社會,,甚至是個人主義傾向最強的社會,,都認為兩件事情理所當然:第一,組織比員工更長壽,;第二,,大多數(shù)人從不挪地方。
如今,,情況恰恰相反,。工作者的壽命超過了組織壽命,而且他們來去自如,。于是,,人們對自我管理的需要在人類事務中掀起了一場**。
來源:互聯(lián)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