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覺得我在汽車之家干10年,如今出來創(chuàng)業(yè),,一定有很多什么特別的心得,、秘籍什么的,其實沒有,,只有一些干著干著想明白的道理,,分享給大家,希望給大家干了不少年還沒琢磨明白,,或者是大學剛畢業(yè)的朋友,,一些幫助,讓大家盡早想明白自己的路,。
以下是我覺得我想明白的道理,,也許僅僅適用于我,不代表適用所有人:
起步:
你需要原始起步欲望
我早年間玩航模,、之后玩速降車,、單板滑雪、上大學時候因為各種倒買倒賣的就開上了自己的吉利豪情車,,所以,,我當時明白一點,由愛好切入某個事,,比較容易,,且有激情,正好到時候有了去汽車之家的機會,,并且當時這個行業(yè)(汽車網絡媒體行業(yè))也屬于競爭很弱的初級階段,,于是,我就明白,,“要干的比同行好”,,你們丫懶了吧唧的試駕會完了不寫文章,我寫,,類似這樣的,,我要比你好的很簡單的原始欲望,刺激著我加班,、刺激著不睡覺夜里寫,,其實是個很初級、很弱的原始欲望,,并且運氣很好,,因為當時競爭太弱了,你一個人當天夜里寫完白天試駕會的體驗,,你就是全中國第一個了,,絕對沒人你跟你爭,,所以,瞬間,,個人的能力,、用戶認可、廠商刮目相看等等就接踵而來,。
所以,,總結第一點,一個人最原始起步想干好干漂亮一個事的時候,,一定有個原始起步欲望,,是啥,你自己摸索適合你自己的,,因為你不可能要求一個大學剛畢業(yè),、初入社會的朋友,就有什么遠大理想,,這個太難了,,并且不現實。
這樣的原始欲望,,不會讓你感覺到剛開始的創(chuàng)業(yè)啊,、剛起步工作很苦逼,因為各種付出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和公司給我壓力或者要求無關,,甚至像我在汽車之家剛起步的1-2年,公司層面,、李想層面其實并沒有很殘忍的要求說:你及編輯們,,必須當天夜里寫出來試駕文章,這種工作要求,,完全屬于自己要求的結果,,所以,干活并不累,,心里也不煩,,這為了以后高興、順利,、良性心態(tài)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進階:
需要一個蹦一蹦也摸不到,,努3-5年也許能達到的目標當你過了最原始起步階段之后,,如果你在起步階段養(yǎng)成了良好積極的心態(tài)的話,接下來,,你會繼續(xù)給自己畫餅,,基本物質,、社會地位、工作模式和流程都穩(wěn)定了,,往往很多人就消沉了,,就變成一般人了,這也是為啥,,很多大學畢業(yè)學生,,耗不過2年,就沒啥激情的很現實寫照,,少了什么,?少了進一步自己給自己畫餅的能力。
起步的欲望,,往往隨著工作和接觸事,,強度就下降了,人天生是懶惰的,,一旦刺激強度下降,,就沒那么多激情投入工作了,各種爛事就隨著而來,,和同事嚼舌根子說謠言啊,、覺得各種不滿意啊,人一下就傻逼了,。
能干出來的人啥樣,?過了起步欲望后,你必須建立自己更強壯的下一級欲望,,蹦一蹦也摸不到,,努個3-5年也許能碰到,這樣級別的目標,,因為你一旦有了這個目標,,人的腦子都不傻,就會自己拆分現在的情況,,審時度勢的分析,,我這么做下去3-5年能不能實現這個目標、我所在公司這么下去3-5年能不能實現我的目標,?一旦分析結果有了,,那是離職換工作、還是繼續(xù)在這個公司努力做好,,這個結論就有了,、甚至包括是不是該出去創(chuàng)業(yè),等等,,結論也就有了,。
我跟你說,,就上面這段話,你別看很容易啊,,等你真的花半天兒琢磨完,,且得出自己的結論之后,恭喜你,!你已經超越市面上90%的人了,,真的!沒夸張,,我這些年里里外外也經歷過了上千個同事了,,很多都是,22,,進公司,,晃晃悠悠,干著50-65分之間的工作輸出,,突然有一天發(fā)現自己30歲,,我操,怎么就30了,!時間一晃就沒了,,如果能在大學畢業(yè)后2年左右,給自己定個下階段目標和分析現狀,,能做到這個,,就已經很不錯了。
我琢磨了下,,我得是在汽車之家工作了4-5年之后(大學畢業(yè)后就入汽車之家了),,才給自己明確的下個階段目標,如果我能再早個1-2年給自己建下階段目標,,我一定比現在出色,。
再進階:
繼續(xù)拆分
上面說了,你能建立目標,,能基于目標對自己現狀分析,,已經不錯了,但是這還不能讓你達到未來的目標,,接下來該怎么做,?拆分你的目標到實際行動中。
例如:我分析了,,TM我們這公司,、這行業(yè),干一輩子達不到我那個目標,我想換行業(yè),,那你就得對你想換的行業(yè)進行分析,做準備,,否則,,哪可能說換就換。
再例如:我分析了,,我公司未來發(fā)展不錯,,我繼續(xù)在這里干也能實現,那我就得明白,,我通過怎么良性的用好公司資源,,來實現個人目標,當然了,,大家看清楚,,我說的是良性用好公司資源,而不是惡性的,,良性的意思,,也就是肯定先為公司好、讓公司得到收益,,同時實現個人目標,,具體你可以拆分,我現在崗位需要做到啥樣,、我需要晉級到什么職務,,等等,如果這些都琢磨清楚了,,大概怎么用勁兒,,你自己心里也就明白了,到時候,,所有的一切加班,、努力、付出,,你就明白,,都是為了你自己目標服務,和公司對你要求無關,,因為自我要求是高于公司要求的,。
這種行為叫做:在乎。但是實際上在乎的是自己的目標,,我只有在乎,,才能實現自己目標。我不是干癟,、傻帽的,、心不甘情不愿的執(zhí)行公司的行為,,我是為自己在乎。
這時候,,你會發(fā)現,,有自己目標的人,在乎的程度和細節(jié),,比沒有目標的多很多,,并且你還會發(fā)現,基本上這時候,,你應該能在這個公司干了4-5年了,,只要這個公司不是迂腐傻逼企業(yè),在當個頭頭的,,都是有目標的,,他們比一般沒目標的更在乎,所以,,都成了管理者,。
我再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在汽車之家編輯部,死命要求,,一汽-大眾中間必須有個橫扛,、要求iPhone 等設備的書寫必須P大寫和官網保持一致。這種看似很較真的行為,,放在一些基層員工眼里,,根本不知道為什么,就知道所謂的公司事逼,、有個事逼人韓路事逼,,但是實際上,這是在乎,,就是因為你個人對個人要求不高,,你個人不在乎,結果公司在乎的細節(jié)凌駕于你了,,你就很痛苦,,但是如果你是個自我驅動有目標的人,你放心,,你在乎的細節(jié)肯定比公司多,,那時候,你就是引領者,,引領者肯定或者比被驅動者舒服多了,。
回頭看:
其實你感覺沒怎么著,但是你已經超過很多人了因為有目標,你做事就會比其他人多積極那么一點點,,你也會偷懶,,但是因為有目標,你知道啥事該偷懶,、啥事不能偷懶,、因為有目標,你也辦錯事,,但是因為你平時在乎,周圍人會給與你更多的理解和容讓,,因為人家知道你有目標,,你不是故意的,下次你會更好,。這時候,,你其實并沒覺得你痛苦的付出多少超越一般人的努力,但是實際上,,你的各種潛移默化的行為,,已經在每個1%上比一般人多了那么一丟丟,時間過去了幾年,,你不痛苦著就超越了很多一般人,。
資源論:
你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你的未來
因為有目標,你自己會評估你的行為會讓別人怎么看待,,別人會容忍你哪些行為,,但是哪些行為是一定會影響你的。
我舉例:我這個人也喜歡嘴巴爽,,我也經常微博和同行打架,,但是我自己心里明白,和同行打架撐死了是被人理解為汽車之家忠實看門狗,,見別人咬,。但是,大家觀察,,這N年了,,我從來沒在微博上說任何一個關于汽車之家的不字,任何一丟丟對公司和公司的負面情緒,,完全沒流出來,,難道我是圣人?汽車之家是這么完美,?肯定不是,?對吧,肯定公司對我、我對公司都會有不滿意和看法,,但是那么一絲一絲,,我也沒流露出,這就是我判斷的絕對不能說的部分,,這會極大的影響一大片我的讀者,、我的公司、我的同行,、我未來的其他仕途的前景,,這種事,公司內部解決最好,,拿去公開平臺宣泄自己情緒,,簡直就是傻逼中的戰(zhàn)斗機,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還會毀了自己在別人眼里的忠誠,。
在汽車之家的時候,我還教育過我的一個哥們,,這哥們是公司足球隊的,,球隊有自己規(guī)矩,為了出成績,,很嚴格考勤,,我這個兄弟,幾個月不去訓練,。這種看似無所謂的事,,很多人覺得,不就是球隊訓練么,?業(yè)余啊,,無所謂啊,但是關鍵是,,里面幾十個人,,人家去,你不去,,人家看著你的行為,,現在是不影響,未來有一日,,你自己單干了,,你去找誰一起合作,人家曾經聽說你這個人幾個月不去訓練,,這明顯不靠譜啊,,于是就沒合作機會,。這是很多人經常犯的問題,很多小細節(jié)無所謂,,各種無所謂,,結果,機會和資源就是在你身邊圍繞,,你不在乎,,都留給別人了。
事是做給自己舒服的,,在你沒能徹底經濟,、社會地位獨立之前,你做的事,,還是很大程度論證你這個人的靠譜度,,誰也不喜歡和不靠譜的合作,誰都希望和靠譜的合作,,怎么就靠譜,?人與人沒法那么深入的交往,,都是看那么幾件事就給了結論,。你甚至沒機會給人解釋,你看起來這個不在乎,、這個操蛋行為是你零星的小問題,,你正經事上很靠譜,你沒機會解釋,,因為大家會認為,,一個靠譜人,所有行為都是靠譜,,你個別行為不靠譜,,你正經事也不會靠譜。于是,,機會就都丟了P的了,。
所以,別怕,,機會總是有的
綜合上面所述,,我結論部分再解疑一個很普遍心態(tài):
就是我是個屌絲,我按韓路說的,,工作2年,,設定了目標,我現在一窮二白,,肯定不能創(chuàng)業(yè),、公司前景也還不錯,,也不能換工作,但是我現在是最基層,,TM我似乎怎么努,,也努不到我目標啊,!
針對這種情況請參考第5條資源論那條,,如果目標有了,但是現階段職級職務還沒到閾值,,產生不了爆點讓你加速通向目標,,那你就做好手里的事,積攢你的資源和口碑,。
假如你是個基層小員工,,你同級5個同事,上一級領導已經坑很穩(wěn),,似乎就無望了,?其實不是,你每個事別別人都干好5%,,任何公司都是動態(tài)在變的,,哪怕不變,你上級領導也有個生病,、調崗的可能吧,,到時候公司層面肯定首先考慮從下是否能升上來一個,考慮范疇肯定就是以平時的點點滴滴為證據,,相對來說從矬子里拔將軍,,來當小組長,其實,,最基層員工,,平時的最基本工作都是為了向周圍人和公司證明,你的價值和能力,,有朝一日有機會落下來時候,,你比別人多拿5%的努力,就會在別人眼里比其他只能做到60分的高那么一丟丟,,于是機會來了,。
結語:
總之一點:設定好自己目標,每一個行為都奔向自己目標去,,在乎每個細節(jié),,因為這樣才能積累你的口碑,口碑積累是為了獲取到更多資源和更多人的認可及幫助,,只有資源和積累足夠,,你才能順利奔向目標,。
別TM什么都不在乎,一抬頭30了,、再抬頭40了,、再抬頭80了,最后連給自己選墓地,,還得算計著平米單價,,那咱們這碳基生物活著幾十年,真TM沒勁,!
